眼见大臣们都已经陆续来了,太子妃还未来。
就在晏时叙准备亲自派人去将太子妃‘请’来时,扶摇殿的内侍匆匆过来传话。
他的声音不小,殿内殿外跪着的人几乎都能听到。
“太后娘娘,太子殿下,太子妃听闻皇上驾崩,一时震惊悲痛,情绪过大,动了胎气。”
太后吓了一跳:“动了胎气?可请了太医?有没有大碍?”
那内侍摇头道:“小的不知,奴才过来传话时,太医还未到。”
太后听完又急了,太医现在都跪在这呢!
这可是叙儿的嫡子,出不得任何差错。
她看向地上跪着的何望,忙吩咐道:“何院判,你速带上几个太医,去东宫给太子妃瞧瞧。”
“是。”
何院判起身,点了几名身后的太医,其中就有一个往日负责给太子妃诊脉的罗太医。
一行人匆匆往东宫去了。
却说东宫这边。
谢甄容是觉得自己真的动了胎气。
听闻皇帝驾崩的消息,她开心到无以复加。
一时太过激动,扯的肚子抽疼了一下。
这直接把谢甄容给吓坏了。
她捂着自己的肚子,煞白了脸。
庄嬷嬷原本还要劝太子妃尽快去太极宫,见着她捂着肚子的模样,吓了一跳。
“太子妃,您这是怎么了?”
谢甄容着急的抓住了庄嬷嬷的手腕。
“奶娘,我肚子疼!”
庄嬷嬷闻言,忙吩咐一旁的内侍:“快……快去请罗太医过来!”
内侍匆匆去了。
庄嬷嬷又仔细询问了太子妃的症状,表情逐渐怪异。
“太子妃,您也无需太过紧张。一时情绪激动,肚子跟着抽一下也正常。”
看了眼外头的时辰,庄嬷嬷又吩咐另一个内侍去太极宫传话。
皇上驾崩这么大的事情,太子妃没有第一时间赶过去,定会惹来闲言碎语。
但若是同肚子里的孩子有关,那又另当别论了。
一群太医赶到扶摇殿后,轮番给谢甄容把了脉。
把完脉后,几人面面相觑。
这不是好好的吗?没有动胎气啊。
但初初怀孕,肚子抽疼后有些紧张也在所难免。
何院判斟酌了一番措辞道:“太子妃,您的脉象平稳,腹中胎儿并无大碍。您大约是因陛下驾崩一事情绪起伏过大,一时气血不畅,才觉肚子不适,放宽心便能好。”
谢甄容一听,心里暗暗松了口气,但面上还是一副虚弱又担忧的模样。
“真的无事吗?可本宫刚刚确实疼得厉害。”
何院判赶紧拱手道:“太子妃放心,这脉象断不会错。您只需静心调养,切勿再大悲大喜即可。”
如此,太医离开后,谢甄容不得不起身,带着一众宫人,不情不愿的前往太极宫。
太极宫内,从外到里,跪满了大臣。
嫔妃、公主、皇子、太子……
太子妃一路走进养心殿,手帕抹着泪,眼睛通红一片。
帕子上浸满了辣椒水,眼泪根本就停不下来!
之前有内侍进养心殿禀太子妃动了胎气,不少大臣都听到了的。
他们见太子妃伤心成这样,心中感慨万分。
太子妃果真是极其孝顺啊。
太后拉着谢甄容的手,拍了拍。
“你有心了,但人死如灯灭,你也不用太过伤心,还是以肚子里的孩子为主。”
谢甄容点头:“皇祖母放心,孙媳知道。”
晏时叙抬头看了谢甄容一眼,也关心了一句:“身子可还有不适?”
谢甄容抽抽噎噎福身:“殿下放心,太医说妾身就是伤心过度,只要休养几日就能好。”
晏时叙狐疑,点了点头,让她跪到自己身旁来。
结果,当谢甄容跪下后。
因离晏时叙较近,加上有风徐徐吹来,他一下就闻到了浓重的辣椒味道。
晏时叙微愣,很快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。
他额角忍不住一阵抽搐。
趁没人注意这边,他的衣袖遮住了谢甄容撑在地上的手。
然后迅速拿走了她手上散发着浓重辣椒水的绢帕,趁老明王宣读遗诏之前,将那方帕子塞给了永泰,又递给他一个眼神。
永泰会意,将绢帕塞进袖中,躬身退出大殿后,立马将绢帕销毁。
永泰其实都有些不太明白,这位太子妃怎么就越发糊涂了呢?
之前太后因皇上的事情伤心,殿下让她多去陪陪太后,她一次没去。
现在皇帝驾崩了,她以肚子里的孩子为由来晚了不算,还用上了辣椒水。
你要用就用吧,跪着的那一众人当中,肯定也有不少用辣椒水的。
但能不能不要这么明显啊?!
永泰感觉自己都替太子心累了。
却说谢甄容这里,因为太子拿走了她手中的绢帕。
她微愣,没想到太子会发现。
但也没在意,这毕竟不是什么大事。
况且,太子与皇上的感情也不好,定然是能理解她用辣椒水的缘故。
与表情各异的众人相比,皇后的表情倒是过于平静了些。
她静静的看着躺在龙床上的男人,心中毫无波澜。
她既没有拍手叫好,亦没有一丝的难受。
她与皇帝虽为结发夫妻,但走到这一步,早已经没了一点情分。
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死了,真的不值得她伤心。
她心里就想着,皇帝好像也活得挺可怜可悲的。
毕竟,没有哪位皇帝会像他这般憋屈。
他活着的时候,不能立自己最爱的女人为后。
现在死了,也不能同最爱的女人合葬。
看来,皇帝死后,注定要成为孤家寡人呢。
反正她死后,是绝对不会同皇帝合葬的。
皇后心里想着,她要找个时间去同太子说说。
等她死了,就帮她选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安葬即可。
皇陵她是真的不想进去呐。
晏时叙感觉有一道目光正在看自己,他抬眸望过去,又什么都没看到。
就在这时,太后请老明王来宣读皇帝的遗诏。
老明王是先皇的亲弟弟,快到古稀之年依旧健朗,且德高望重,由他来宣读遗诏再合适不过。
老明王展开圣旨,朗声道:“太子接旨。”
晏时叙起身,靠近龙榻一步再跪下。